智慧家庭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夢想,而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無論是語音控制燈光、遠端調整冷氣溫度,還是出門時自動啟動安防系統,這些功能都離不開「智慧家庭平台」的支援。在眾多平台中,Apple HomeKit是蘋果用戶的首選,但如果沒有iPhone或iPad,是否就無法體驗智慧生活?
什麼是Apple Homekit家庭中樞?
HomeKit是由Apple所推出的智慧家庭平台,這套軟體可以方便用戶透過iPad平板或iPhone智慧手機來控制家中的智能設備,例如音響、電視、電燈、窗簾、空調…等,但前提是這些智能設備必須同為Apple系列產品,或是具備有支援Apple HomeKit的技術,才能讓HomeKit展開連動操作。
由於台灣的蘋果粉眾多,iPhone不僅是台灣市佔率最高的手機品牌,Apple周邊商品也深受大眾喜愛,因此Apple HomeKit自然也就成為智慧家居市場中的設定主流。
若您家中有多項Apple智能產品,那麼透過Apple HomeKit家庭中樞設定,您就可以很輕而易舉的透過語音助手功能開啟聲控操作,讓『嘿Siri,請開燈』變成您的生活日常。
主要控制方式包括:
- 「家庭」App:集中管理全屋設備
- Siri語音助理:一句話啟動多個設備
- 自動化情境:根據時間、位置或感測器觸發行動
家庭中樞的角色
HomeKit系統的穩定與遠端控制功能,需要「家庭中樞」來支援:
- HomePod/HomePod mini:可以無線連接,也可作為家庭中樞,負責家中語音控制與Thread訊號覆蓋率
- Apple TV:可有線連接,作為家庭中樞為最好的選擇
- iPad(常駐家中):提供額外的控制節點
家庭中樞的存在,讓你即使人在國外,也能透過網路遠端操作家中的設備。
沒有iphone蘋果手機也能安裝智能家居嗎?
答案是當然可以。
不讓Apple專美於前,市場龍頭品牌Google也有推出自己的家庭平台「Google Home」,同樣具備有可語音控制智能設備的便利功能。所以即使你並非iPhone手機的慣用者,只要持有Google、三星、華碩等Android手機,一樣能透過下載Google Home達到基本的智慧家庭中樞控制功能。
比較特別的是,為了綁定品牌忠誠度,Apple與Google的產品互不支援對方的HomeKit或平台軟體,所以一旦選擇使用其中一項智慧家庭平台,就只能搭配使用同品牌的智能產品。不過隨著智慧家庭愈來愈受歡迎,日漸普及化,目前市面上的多種智慧產品已經都具備同時支援Apple HomeKit、Google Home二項技術,只要在購買當下選擇可支援雙平台的設備,即可克服上述問題,讓您輕鬆展開舒適便利的智慧家庭生活喔!
Apple HomeKit與Google Home比較
項目 | Apple HomeKit | Google Home |
相容性 | 限支援HomeKit的裝置 | 支援品牌較多,跨平台度高 |
隱私安全 | 強調端對端加密 | 雲端分析,需信任Google資料處理 |
語音助理 | Siri | Google Assistant |
使用裝置 | iPhone、iPad、HomePod | Android手機、Google Nest、智慧螢幕 |
自動化設定 | 情境化場景、快捷指令 | 例行程序、自動化觸發 |
語音分析能力 | Apple系統可下達較為複雜指令 | Google系統只能下達簡單指令,負責指令常有誤區,或回應錯誤 |
如何選購與安裝智慧家庭設備
打造智慧家庭並不只是買幾個智慧燈泡或智慧插座那麼簡單,若要系統穩定、擴充容易、體驗流暢,選購與安裝階段的規劃非常關鍵。以下將提供一份更完整的指南,幫助你從零開始,避免常見的踩雷問題。
確認平台與協定相容性
智慧家庭設備的最大前提是能夠互相溝通,因此購買前一定要檢查:
- 支援的平台:HomeKit、Google Home、Amazon Alexa
- 通訊協定:Wi-Fi、Zigbee、Thread、Matter等
- 未來擴充性:即使目前只用單一平台,也建議選擇支援多平台或Matter協定的產品,避免後續被綁死在單一品牌。
例子:如果你使用iPhone但計畫未來換Android,選購同時支援HomeKit與Google Home的設備,就能在更換手機後繼續使用。
評估居家網路與電力環境
智慧家庭的穩定度與你的網路品質息息相關。
- Wi-Fi涵蓋範圍:確保訊號能覆蓋到每個設備安裝位置,必要時可加裝Mesh路由器。
- 網路頻段:部分設備僅支援2.4GHz,購買前需確認路由器設定。
- 電力來源:有些智慧設備需要插電或更換電池,安裝前要評估插座位置與用電便利性。
選擇安裝方式與施工時機
不同用戶有不同需求,施工時間點也會影響方案選擇:
- DIY安裝
- 適合:入門族、小資族、租屋族
- 優點:成本低、靈活調整、更換容易
- 缺點:可能受限於品牌相容性與功能複雜度
- 專業安裝
- 適合:新屋裝修中、全屋改造、需要高階自動化
- 優點:系統整合度高、線路隱藏、操作更穩定
- 缺點:費用較高,需要提前規劃
小提醒:如果正在裝修,最好在水電階段就安排智慧家庭佈線,未來使用會更穩定。
預算與分階段導入
- 入門階段:先從智慧燈泡、智慧插座、智慧音箱開始,花費可控制在1~3萬元內。
- 進階階段:增加智慧門鎖、智慧窗簾、安防攝影機等,預算約5~10萬元。
- 全屋整合:搭配中央控制系統與多種感測器,預算可達10萬元以上。
測試與優化
安裝完成後,建議:
- 測試每個場景觸發速度與穩定性
- 檢查所有設備的韌體是否更新到最新版本
- 適度調整情境設定,讓自動化更貼近生活習慣
iPlace艾普雷斯智能生活幫你一次完成智慧家庭規劃
在智慧家庭平台的選擇上,對新手來說最大挑戰是系統整合與安裝設定。
iPlace【艾普雷斯智能生活】具備室內設計乙級證照與十年以上智慧住宅弱電工程經驗,能根據住家格局與生活需求,量身打造智慧家庭方案。
- 一站式服務:從需求諮詢、方案規劃、產品選購、安裝設定到售後保固,全程專業支援
- 免大規模裝潢:採用無須鑽牆與免破壞裝潢的施工方式,一天即可完成全屋智能化
- 價格親民:推出10萬元小資方案,適合第一次嘗試智慧家庭的用戶
智慧家庭常見問題
HomeKit一定需要iPhone嗎?
基本操作需Apple裝置(如iPhone、iPad、Mac),但若使用支援HomeKit的其他控制器(如HomePod)搭配,部分功能仍可透過網頁或其他裝置管理,另外要注意的是,iPhone的版本不可以太舊,至少要更新到目前最新的IOS。
Google Home可以控制HomeKit設備嗎?
原生不支援,但可透過支援雙平台或Matter協定的設備實現跨平台控制。
智慧家庭需要網關嗎?
並非所有設備都需要網關,但若要整合Zigbee、Thread等協定設備,網關能提升穩定性與反應速度。
沒有網路時智慧家庭還能用嗎?
部分場景與局域網控制仍可運作,但雲端語音助理與遠端控制會受到影響。
要先買設備還是先找規劃團隊?
建議先找專業團隊評估,避免設備不相容或買多餘產品,節省成本與時間。